“雙減”工作不斷推進落實!多地這些做法被教育部點贊
10月25日,根據北京、上海、沈陽、廣州等地的“雙減”工作推進情況,教育部發布了“雙減”工作試點地區典型案例。
北京:原有各類培訓機構壓減比例60%
北京市有序穩妥推進“雙減”工作,線下學科類無證機構壓減率98%,原有各類培訓機構壓減比例60%,無證機構動態清零的區12個。北京市還建立了預付費資金監管機制、加強辦學許可證管理、明確辦學培訓的規范標準。建立專門管理平臺,實現資金、學生、教師、課程、機構“五個管起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對120多家機構予以通報、對多名教師調離教師崗位,對多家違規企業頂格罰款1500余萬元。從嚴從快大力整頓校外培訓營銷亂象,市屬媒體、公共場所等全面停播培訓廣告。
上海: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21.73%
“雙減”政策實施后,上海市大幅壓減培訓機構數量,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21.73%,從業人員減少3.5萬人。同時,采取多種手段促進培訓機構規范管理。開展培訓行為精準引導,實行“雙減”書面告知書家長和學生“雙簽字”,通過消費者協會“六提醒”,建立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并根據日常檢查結果和監測情況動態調整。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機制”,由被動的機構停業應對轉為主動的提前儲備公益資源,已形成超過14億元的公益互助課程庫,為學生“消課”創造了條件。
沈陽:堅持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
持續提質減負,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規范教育教學秩序,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堅持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嚴格實施學生在校時間規定和教育教學計劃,嚴禁削減或挪用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課時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修訂完善中小學教學管理規程,分學科研制課堂教學框架要求和評價標準,將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教師評價主要依據,共遴選101所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60所基地學校和226所達標學校。
廣州:提供多元化的課程清單供學生選擇
廣州落實學生每天校園體育活動1.5小時以上,每天安排至少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鍛煉,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制,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實行白名單管理制度,豐富課后服務資源,提供多元化的課程清單供學生選擇。實行彈性離校,為確有困難仍需在18:30以后留校學生提供基本托管,創造條件實現午休“平躺睡”。優化作息安排,落實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不早于8:20,中學不早于8:00,家校協同調整優化學生作息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嚴禁組織周測月考和公布成績排名,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嚴禁提前結課備考。
成都: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100%
通過分類監測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等,總體控制作業總量時長,讓作業數量減下來;通過課后服務全面覆蓋、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等,強化課后服務保障,讓校內托管質量提上去,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100%,學生參與率96.6%,教師參與率95.3%;通過推動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家門口的好學校多起來;通過規范考試內容、控制考試次數、強化考試評價導向,避免壓力向前傳導,讓學生和家長焦慮降下去。
鄭州:拓展提升“午餐+延時”的“官方帶娃”模式
鄭州將課后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拓展提升“午餐+延時”的“官方帶娃”模式,加快實現課后服務“雙延伸、雙結合、一提高”。目前,全市課后服務實現公辦學校全覆蓋、城鄉全覆蓋、有需求學生全覆蓋,自愿參與學生占比84.6%,志愿參加教師占比94%;各區縣(市)財政共撥付課后服務經費4.8億元。相繼啟動作業設計獎評選、作業設計與管理網絡調查等工作,推出“鄭州市作業建設18條”。今年以來,共排查校外培訓機構5307個,下發停辦通知書2612份;注重用好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規范“黑白名單”制度,對非法培訓機構形成了有效震懾。
南通:全市參加課后服務及夜自習服務的學生占比96.58%
南通以“精選、精練、精批、精講”“有練必躬、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推動“作業瘦身”。修訂完善教師職稱評審辦法,從2022年起,教師參加職稱評審時需提供上一年度作業布置清單、教師自練自做作業本以及班級學生作業本,作為評審佐證材料。以“課后服務”緩解“后顧之憂”,100%小學開展“5+2”課后服務,100%初中提供夜自習服務;全市參加課后服務及夜自習服務的學生占比96.58%、教師占比97.39%。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5 20:1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5 20:1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