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成兩縱一橫智能岸電服務網絡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蕾 報道3月9日上午,飛洋5號貨輪緩緩停靠在江蘇太倉港四期集裝箱碼頭,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泊位上的岸電裝置開始為飛洋5號貨輪充電。據統計,2021年6月太倉港四期碼頭投運以來,該碼頭岸電使用1936艘次,用電量超17萬千瓦時。
當天是全國第20個“保護母親河”日。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廣長江流域河湖電動船舶,完善岸電設施并加強配套電網建設,已初步建成了沿大運河、沿海、沿江“兩縱一橫”的智能岸電服務網絡。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截至目前,已經推動建成各類岸電設施3036套,年度岸電累計用電量達3066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油消耗6745噸、減排二氧化碳3.06萬噸,為服務長江大保護注入綠色充足電能。
長江流經江蘇省8個地市,作為制造業強省、能源消耗大省,江蘇對長江的保護至關重要。為此,江蘇電力主動投身長江大保護事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電能生產和消費的各環節,持續在推動岸電建設上發力,并聚焦沿江及跨江電網規劃建設、港口碼頭船舶電氣化、跨地區聯動服務鋼鐵化工產業布局優化等,積極推動長江流域能源轉型和綠色健康發展。
船舶污染治理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抓手之一。電動船舶用電池部分或完全替代燃料油產生動力,其應用可有效減少排放和噪聲污染。今年2月22日,由江蘇電力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共同打造的載重3000噸級電動貨船“船聯1號”在南京下水啟航。過去兩年,江蘇電力先后推動華東首艘電動商旅游船“山水綠源號”、千噸級純電動貨船“中天電運壹號”等各類型電動船舶投用,預計年用電70萬千瓦時,減少燃油消耗154噸、減排二氧化碳698噸,為船舶電氣化改造探索出江蘇樣本。
責任編輯:高慧君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