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協會:境內上市公司市值達80.7萬億元 穩居世界前列
記者從9日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獲悉,證監會擬用2年時間,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使上市公司治理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共4782家,市值80.7萬億元,均穩居世界前列。證監會表示,擬用2年時間,開展了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整改提升3個階段,使上市公司治理整體水平得到提高。第一階段公司自查已順利完成,實現了對公司治理狀況的全面摸底,目前,正在抓緊問題整改和現場檢查工作。
2021年近9成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超過9成由董事長、總經理出席。上市公司分紅規模連創歷史新高,2021年,上市公司分紅1.7萬億元,同比增長17%,金額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分紅規模占上年凈利潤近4成。
證監會:注冊制下發行上市共計649家公司
2019年以來,在注冊制下發行上市共計649家公司,證監會多措并舉,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
截至2022年3月底,2019年以來共新增上市公司1161家,其中注冊制下發行上市科創板404,創業板245共計649家;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增加893家,總數已達2165家,占上市公司家數的4成以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重要行業已形成集群效應。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目前,A股市場95%以上的并購重組交易不需要經過證監會審核,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規模穩居世界前列。
證監會:進退有序 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
為防止資本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發生,證監會持續深化退市制度改革,2019年至2021年共有77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退出。
2018年,資本市場建立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安排;2019年以來,配合“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進行退市制度改革,完善了退市標準,簡化了退市程序。2019年至2021年共有77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退出,是過去10年(49家)的近1.6倍。其中,強制退市公司42家,是過去10年(13家)的逾3.2倍。康得新等重點退市公司平穩摘牌,“應退盡退”理念得到各方廣泛認可。
證監會:健全法治 形成全方位監管執法體系
證監會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靠加強監管和監督,綜合運用立體式追責機制,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
2019年以來,證監會對242家次上市公司被移送稽查立案,證監會派出機構共采取行政監管措施2254家次,交易所共采取紀律處分措施654家次,從嚴查處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等一批大要案,向市場傳遞了堅決維護市場紀律、堅決凈化市場環境的強烈信號。證監會強調,綜合運用行政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市場禁入、刑事追責、民事賠償、誠信懲戒等全方位、立體式追責機制,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證監會:2021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交易金額1.9萬億元
截至2022年2月底,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4.2萬億元,一批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獲得了較快發展,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進一步增強。2021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3673單次,交易金額1.9萬億元,交易規模穩居世界前列。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約占國內并購總量的6成。
(總臺記者 沙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