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av电影,亚洲天堂手机,亚洲一区欧美,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大眾趕超特斯拉 到底是勝券在握還是癡心妄想?

5月24日,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在采訪中表示,到2025年,大眾集團將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事實上,這并非迪斯首次揚言要超越特斯拉。一個是功勛赫赫的傳統巨頭,一個是迅速崛起的新秀品牌,二者的正面交鋒,同樣是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兩大陣營的碰撞。在電動汽車賽道上起步較晚的大眾趕超特斯拉,到底是勝券在握還是癡心妄想?

大刀闊斧搞轉型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電動汽車領域,大眾是除特斯拉以外取得最快進展的跨國車企。能夠得到競爭對手的認可,可見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上的表現著實亮眼。

赫伯特·迪斯則對特斯拉的生產速度給予高度肯定。他說:“特斯拉在很多工序上的生產速度是整個行業的兩倍,而其在柏林附近的新工廠對德國的電動汽車生產構成了挑戰。大眾也在加速發展,但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未來幾年的競爭肯定會非常激烈。”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告訴記者,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上算得上是走在前列的傳統車企,這主要得益于其持續多年的電動化布局以及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16年,大眾發布的“2025戰略”便已將電動汽車視為未來戰略發展的核心,立志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引領者。2017年,大眾升級電動化戰略,計劃最遲到2030年實現集團的全面電動化。2018年,大眾計劃到2023年底投資440億歐元發展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去年年底,大眾公布電氣化轉型新規劃,將投資890億歐元進行電動汽車和數字化領域的研發,該投資額占據集團總投資額的56%。

“針對電動汽車,大眾提出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其全球銷量的50%,并專門開發了面向經濟型、豪華型和超豪華型車輛的純電平臺,投入力度很大。”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指出,“大眾針對不同品牌、級別的車型,推出了MEB、J1、PPE和SSP四大純電平臺。其中,SSP平臺集純電動、全面互聯和高度可擴展性于一身,將在2024年正式啟動,適用于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級別車型。”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傳播及企業社會責任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眾的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平臺化戰略上,其在電動汽車產業鏈布局上也下足了功夫。在動力電池領域,大眾計劃躋身世界電池制造商三強,實現自控電池供應鏈。大眾規劃在歐洲建設6座電池工廠,目前已落地三座。在中國市場,大眾去年入股國軒高科,成為首家直接投資中國電池生產企業的外資汽車公司。

3年趕超 有希望也有難度

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大眾集團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暴漲,達45.29萬輛,同比增長約1倍。

具體來看,大眾電動汽車的主要陣地依舊是歐洲市場。2021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超120萬輛。根據EU-EVs的數據,大眾在歐洲14個主要電動車市場的銷量約為15.5萬輛,特斯拉則為14.9萬輛。其中,在“老家”德國,大眾以7.2萬輛的銷量、20.3%的市場份額穩居德國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榜首,特斯拉則僅售出約4萬輛。此外,大眾在挪威、荷蘭、西班牙、法國、瑞典等多個歐洲國家的電動汽車銷量榜上均位居前5位。

在美國和中國市場,大眾仍與特斯拉有不小差距。據悉,2021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65萬輛,特斯拉憑借Model 3和Model Y占據了近七成市場份額,而大眾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中僅占約7.5%的市場份額。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298.9萬輛,而大眾集團在中國僅交付9.27萬輛電動汽車。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合計32.07萬輛,是大眾在華銷量的3倍多。

盡管目前二者在銷量上尚有差距,但多位專家認為大眾在3年內趕超特斯拉并非不可能。“單從銷量增長率上看,大眾電動車銷量的增長率是要快于特斯拉的。而且大眾工廠和研發中心遍布全球,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很強,后勁十足。”張翔道。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大眾更加專注中低端定位的主流市場,而特斯拉則更看重中高端市場,因此,大眾的受眾要比特斯拉更廣泛、潛在市場更大。目前,僅大眾ID.家族便擁有ID.3、ID.4、ID.5、ID.6等多款車型,對應不同細分市場。與大眾相比,獨守中高端市場的特斯拉難免顯得勢單力薄。

不過,由于起步晚,且攜帶著燃油車業務這一“包袱”,大眾的電動化之路注定無法像特斯拉那樣走得輕快。付于武強調,大眾在不斷發力電動化的同時,也要注意“轉身”的問題,轉變傳統車企的資源整合思維,并自上而下形成統一的電動化意識,絕不能從思想上相互割裂。“一旦大眾完成轉身,它所形成的后發優勢不可小覷,超越特斯拉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付于武道。

中國市場絕不可失

作為全球最大、最成熟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對于車企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大眾若想趕超特斯拉,必然要在中國市場大干一番。

大眾方面表示,大眾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約12款新車,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2020年到2024年,大眾與合資企業伙伴計劃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到2025年,中國本土MEB工廠將生產15款不同品牌車型,每年可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車。大眾旗下各品牌車型中新能源汽車占比有望超過40%。然而,大眾對中國市場雄心勃勃,現實卻略顯骨感。2021年大眾將5款ID.系列純電動車引入中國,涵蓋了多個細分市場,交付量卻未能達到8萬~10萬輛的銷售目標。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零售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4月新能源SUV銷量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 Y以75641輛的零售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長246.5%。而一汽-大眾ID.4 CROZZ累計零售11073輛,位居第11位。

在電動汽車相對成熟的中國市場表現平平,對大眾趕超特斯拉勢必會帶來不小影響。張翔認為,中國汽車產品智能化水平相對較高,而智能化偏偏是大眾轉型中的短板所在,這就極大制約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對此,大眾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集團正在加強本土化研發,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對智能網聯和數字化的需求。大眾旗下CARIAD軟件公司在中國共有600多名員工,預計于2023年底前實現人數翻番,其中90%以上將是本土軟件人才。

此外,在張翔看來,對大眾等傳統汽車品牌有較高忠誠度的用戶群體多為“60后”、“70后”,而由于性價比、安全性、便利性等原因,這一年齡層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還不夠高。對電動汽車接受度較高的“80后”、“90后”群體則對于特斯拉等新勢力的品牌認同度更高。因此,對于大眾而言,若想進一步打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還需加快品牌年輕化進程。

關鍵詞: 大眾集團 電動汽車 造車新勢力 電池工廠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喀喇| 凤山县| 彩票| 和硕县| 慈溪市| 东明县| 正宁县| 凯里市| 托里县| 陇南市| 长春市| 平山县| 开封市| 崇信县| 岢岚县| 八宿县| 虞城县| 龙岩市| 昭通市| 鸡西市| 潼关县| 卓资县| 天镇县| 黎川县| 田林县| 安龙县| 东安县| 子长县| 应城市| 观塘区| 临夏县| 富民县| 白河县| 老河口市| 芮城县| 伊吾县| 江北区| 高邮市| 大埔区|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