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廢水危害大 膜分離技術用科技為環保賦能
藥品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有助于修復身體和精神上的損傷,解決或大或小的問題。從古代的“神農嘗百草”,直接用草藥制成藥物,到今天利用各種技術獨立合成的合成藥物,以及利用生物技術的生物工程藥物。人類的平均壽命也隨著科學的進步而增加。然而,藥物雖然可以治病,但藥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卻讓人頭疼,如何處理制藥廢水成為當今備受關注的話題。
制藥廢水成分復雜,對健康構成威脅
根據藥品的成分,中國的制藥業可分為中藥生產和西藥生產,因此制藥業廢水也可分為中藥生產廢水和西藥生產廢水。中藥的產品形態包括丸劑、片劑、膠囊、口服液等。按照廢水的生產環節,可分為清洗水、烹飪水、洗滌水和生活廢水。按照產品類別和工藝,制藥生產廢水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藥物生產廢水、清洗廢水和各工序的漂洗廢水。
制藥廢水中的大部分成分是高揮發性物質,它們擴散到大氣中,使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濃度高于環境背景值,從而造成空氣污染,可能導致動物和人類的呼吸系統疾病。制藥廢水含有有機污染物,如有機氯化物、聚合物和其他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大多具有強烈的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誘變性。如果不加處理或處理不當,它們會在排放后長時間停留在水中,通過食物鏈積累和富集,最終進入動物或人體,對動物和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
政策頻繁加碼,倒逼相關廢水處理技術不斷實現新突破
加強制藥廢水處理,使之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從而減少制藥廢水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水資源的浪費,這是我國實現環境保護以及企業效益的雙重目標。如何將制藥廢水處理達標甚至回用達到近零排放成為當代企業的責任及義務。近年來,我國對制藥廢水處理的政策頻繁加碼,這也倒逼相關廢水處理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和進步。
制藥廢水處理的難點在于制藥廢水具有水質各組分比例不穩定、成分復雜、有毒有害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及難降解物含量高等,且水質和水量的穩定性也不高,存在高含鹽量,并伴隨部分COD。
傳統技術弊端重重,膜分離技術用科技為環保賦能
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醫藥制造業企業數量已達7665個,同比增長3.8%。另外數據預測,2022我國醫藥制造業收入總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52%,銷售收入總額將達到46,034億元。隨著制藥企業數量的增加,以及行業的快速發展,制藥廢水排放總量或將越來越大,成分越來越復雜,新型的污染物將越來越多,因此處理方法也需日趨多元化。
現有技術中,微生物大多用于處理制藥廢水,但廢水中的高鹽濃度對微生物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當氯離子超過3000mg/L時,未經訓練的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明顯抑制,嚴重影響廢水處理過程的處理效率,甚至導致污泥膨脹和微生物死亡。由于制藥廢水成分較多,單一的廢水處理工藝只能去除部分污染物,難以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
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想辦法從源頭上解決這些問題。在廢水處理問題上,應用合適的處理技術使其達標并回收利用,其中,膜技術具有分離、濃縮和凈化等功能,還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等特點,輕松搞定復雜制藥廢水,在制藥廢水回用中的應用得到了人們的關注。
萊特萊德采用wastout微波多效系統和Neterfo極限分離系統對制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解決了處理成本高、有機物難降解的問題,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萊特萊德制藥廢水近零排放工藝作為一種循環經濟系統,可以節約大量排污費,保護環境。同時,為企業生產工藝用水提供優質的生產用水。
Wastout微波多效過濾技術集成度高,占地面積僅為沉淀池的1/20。該工藝突破了傳統過濾沉淀工藝的局限性,集混凝絮凝、加藥攪拌、沉淀循環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確保濁度和SS的有效去除,降低TOC、色度、金屬含量和硬度。定制亞滲透分離膜元件,高通量,低能耗。極限分離技術在高TDS工藝段保持高回收率和高抗污染性能。蒸發/結晶負荷較小。硬度高,耐COD沖擊性高,化學清洗回收率好,使用壽命幾乎是傳統抗污染膜組件的兩倍。Neterfo極限分離系統采用三系列定制模塊化設計,實現高匹配要求。系統內置AI芯片,實現智能調節,保證隨時高效運行,實現了廢水的近零排放。
萊特萊德制藥廢水近零排放系統作為一種循環經濟系統,解決了制藥廢水處理成本高、有機物難以降解的問題。不僅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提高了固液分離效率,減少了土建和占地面積,同時膜的高效分離功能使制藥廢水的出水水質達到工業排放標準,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結語
在環保的高壓下,國家對工業污水、廢水問題越來越重視,污水處理需求將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20年污水處理行業的產值約為840億元,2025年可達1300億元,由此帶來的污水處理設備行業展空間將非常廣闊。而醫藥行業作為廢水的主要生產者,相關醫藥廢水處理設備行業的發展前景更是巨大。在巨大市場的吸引下,眾多設備企業紛紛布局。而隨著國內外制藥行業廢水處理和膜處理設備廠商的崛起,這必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技術或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制藥行業走向綠色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財經排行榜
-
2022-10-18 15:54
-
2021-01-29 11:12
財經熱門推薦
-
2022-10-18 15:54
-
2021-01-29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