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代糖的“遮羞布” 正確的認識人工甜味劑|環球今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甜味能夠給人帶來興奮、帶來喜悅,作為人體基礎的味覺觀感之一,對于甜味的喜好似乎是不少人與生俱來的。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食品本身的甜味,大部分的甜味主要是糖提供的。
但與此同時,人體對于糖的代謝能力是有限的,糖攝入過多會引起血壓、血糖升高,代謝能力下降,從而進一步誘發心血管疾病及胰島素抗性,此外,長期攝糖過多還會導致肥胖、加速身體老化。也正因如此,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控制自己的糖分攝入。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一個特殊食品產業的興起——代糖食品。
代糖食品的特點便是食品中不會額外使用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糖,而是通過甜味劑來提供甜味。這類產品在宣傳的時候經常會強調兩個要素“甜得很健康”以及“無糖”,甚至許多代糖食品在包裝上都是以“無糖食品”自居的。這類產品也因此收獲了大量的受眾。但代糖食品真的健康嗎?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答復。
世衛組織16日發布新的健康指南中,明確建議了不要依賴人工甜味劑。聲明中提到,對現有證據進行的系統性評估表明,“使用甜味劑對降低成人或兒童體內的脂肪沒有任何長期幫助”。并且還提到,長期使用人工甜味劑可能帶來潛在不良影響,包括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是增加死亡風險。換言之,傳統糖引起的健康問題,代糖同樣存在,甚至與普通蔗糖、砂糖、葡萄糖等糖類相比,人工甜味劑還缺乏營養價值。
當然,這并沒有完全否認甜味劑存在的意義,考慮到甜味劑種類繁多,使用情況錯綜復雜,世衛組織的建議也是從普通群眾的飲食健康需求著手考慮的。而事實上,新的健康指南卻成功的揭開了代糖的“遮羞布”。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代糖食品在宣傳的時候喜歡把健康和無糖作為賣點,而這其實也誤導了消費者去購買。事實上,真正的無糖食物與代糖食品是存在很大的區別的,或者說是鉆了規則的漏洞。
根據我國《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中規定,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食品才能被稱作無糖食品。而代糖食品盡管糖分含量符合標準,但是代糖本身的能量以及負面影響卻被避重就輕了。考慮到代糖本身對于健康的不利影響,或許未來食品健康這款應該進一步明確代糖食品和無糖食品的區別,讓消費者可以更好的進行甄別。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真的追求低糖飲食,并希望從中獲得健康,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具體到細節上包括徹底降低飲食的甜度,或者在不食用代糖的情況下控制一天的糖分攝入。此外還可以通過運動與生活調節自身的代謝能力等等。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5-19 13:5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5-19 13:5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