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基礎上創新升級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6月2日,國家能源局統籌組織11家研究機構共同編制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發布。作為《藍皮書》編制的牽頭單位,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談幾點認識。
對于新型電力系統的整體認識
新型電力系統要在現有電力系統基礎上創新升級。我國電力系統發展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支撐我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社會用電量高速增長,2022年達到8.6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美國、歐盟、日本用電量的總和。我國電力系統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輸電電壓等級最高、多區域電網交直流混聯的電力系統,同步建成了完備的電力工業體系。我國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遵循基本國情和發展規律,不能另起爐灶,而是應在現有電力系統上進行創新升級。
【資料圖】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亟須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亟須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電源側,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對于系統調節能力提出更高需求,新能源尚未形成可靠替代,且大多不能為電力系統提供轉動慣量。電網側,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外送對輸電技術提出更高要求,“雙高”電力系統對調度運行技術升級提出迫切需求,配網層面亟須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交易靈活性和供電形式多樣性。用戶側,負荷尖峰特性日益顯著,負荷側靈活調節能力尚未充分挖掘,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新業態新模式需要積極培育。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環節。安全、綠色、高效是新時代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要做到和諧統一、統籌協調。新型儲能可發揮支撐電力保供、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保障電網運行安全等重要作用,具有多元、多時間尺度的應用場景,通過儲能的規?;瘧茫娏ο到y由傳統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融合互動轉變,從而實現安全、綠色、高效三個發展目標的統籌協調。結合系統需求,推動源網荷各側多應用場景的儲能科學合理布局,同時推動多時間尺度儲能協調應用。
創新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驅動力。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雙驅動”。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大技術亟須進一步攻關突破,比如支撐大規模純新能源的輸電技術、適應高海拔地區的輸電技術等。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制度保障作用,破除傳統政策機制的堵點,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加強電力系統全環節、多要素的統籌協調管理,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激發各方積極性,共同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點任務
《藍皮書》第四章“總體架構與重點任務”提出要著力打造以“錨定一個基本目標,聚焦一條主線引領,加強四大體系建設,強化三維創新支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總體架構。提出的七類重點任務以問題為導向,與《藍皮書》第一章“發展現狀與問題挑戰”提出的六方面問題挑戰相呼應。
加強四大體系建設?!八拇篌w系”指電力供應支撐體系、新能源開發利用體系、儲能規模化布局應用體系、電力系統智慧化運行體系。
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支撐體系建設,主要是構建適應大規模新能源發展的源網荷儲多元綜合保障體系,堅持底線思維,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端{皮書》提出,為了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構建多元綠色低碳電源供應結構??紤]我國用電剛性增長需要以及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還有待提升,要穩住煤電電力供應基本盤,推動煤電靈活低碳發展,大力建設新型煤電。為加快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需積極打造“新能源+”模式,通過創新設計儲能與新能源協同的智慧調控模式,使電站出力特性接近常規電源。同時,統籌不同電力供應方式,實現遠距離輸電與就地平衡兼容并蓄,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形成“大電源、大電網”與分布式兼容互補的基本格局。
加強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體系建設,主要是構建新能源多元化開發利用新格局,全面提升系統調節支撐能力,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高質量發展。《藍皮書》提出,為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目標,需要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基地化方式,大力開發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主要流域水電、海上風電。我國新能源基地遠離負荷中心,大規模新能源安全可靠外送面臨較大挑戰,亟須推動主干電網提質升級、柔性化發展,從而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促進新能源多領域跨界融合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滿足分布式新能源消納利用需求,積極建設并推廣分布式智能電網,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可控可調水平。為滿足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求,需充分挖掘源網荷儲各側消納潛力,并推動用戶側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
加強儲能規模化布局應用體系建設,主要是充分發揮新型儲能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關鍵環節作用?!端{皮書》提出,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周期長,應根據電力系統需求、站點資源條件、省際間和區域內資源優化配置等因素,合理布局、科學有序開發建設。新型儲能發展布局需充分結合系統需求及技術經濟性,積極拓展應用場景,在源網荷各側規?;?、科學化發展布局。充分發揮儲電、儲熱、儲氣、儲冷、儲氫等優勢,實現多種類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有機結合和優化運行。
加強電力系統智慧化運行體系建設,重點依托“云大物移智鏈邊”等技術,建設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新型智慧化運行體系。《藍皮書》提出,為支撐源網荷儲協同控制,需建設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新型調度運行體系。為全面提高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多元負荷承載能力及安全供電保障能力,需推動電網智能升級。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實現電力系統生產、經營等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構建能源電力數字經濟平臺,推進數字流與能源電力流深度融合。
強化三維創新支撐?!叭S創新”指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標準規范創新、核心技術與重大裝備應用創新、相關配套政策與體制機制創新。
強化新型電力系統標準與規范創新,主要通過統籌謀劃新型電力系統標準規范頂層設計,形成多層次協調統一的標準體系。《藍皮書》提出,為統籌協調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標準化工作,需要完善源網荷儲各環節相關標準,明確各領域和層級標準關系。為切實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還需加強電力安全領域標準研究,制定完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控制標準。為進一步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挖掘,需推動電力市場相關標準出臺,助力電力市場機制建設。為充分發揮電力行業引領作用,需提前謀劃新技術新業態領域標準,助力智慧能源系統建設。
強化核心技術與重大裝備應用創新,主要從源網荷儲各環節挖掘技術發展潛力,推動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大技術攻關突破。《藍皮書》提出,要在清潔安全高效發電技術裝備領域、先進靈活高效輸配電技術裝備領域、規模化、高安全性儲能技術裝備領域、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技術領域,全面推動關鍵技術研發與裝備器件創新,著力提升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靈活性。
強化相關配套政策與體制機制創新,主要通過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制度保障作用,破除傳統政策機制的堵點,加強電力系統全環節、多要素的統籌協調管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端{皮書》提出,首先需建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力市場體系,加強綠證市場、碳市場、電力市場的有序銜接。需發揮價格政策的關鍵引導作用,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投融資和財稅政策體系。打造自主創新的技術研發體系,推進新型電力系統與其他領域“跨界融合”發展,構筑綠色低碳、競爭有活力的電力工業體系。完善先進高效的電力行業治理體系,加強電力規劃、建設、運行、交易、價格等多環節統籌協調。
(作者: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院長杜忠明)
責任編輯:楊苗苗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6-05 13:5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05 13:5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