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內河水運建設 助力港航企業發展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孫輝 韓瑩 綜合報道
內河水運在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其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發揮越來越明顯,其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內河港航發展恰逢難得的新機遇。在25日召開的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上,多位港航物流領域專家就內河港航企業發展、內河水運存在的發展障礙和難點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舉行
(資料圖)
7月25日,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在武漢東湖賓館隆重舉行。本屆論壇聚焦當前內河航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痛點與對策,匯聚各方智慧,交流各方經驗,分享各方成果,為內河航運健康、長久發展建言獻策。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親善大使、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緊抓內河水運發展‘黃金時期’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水道’”的主旨演講。
他表示,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內河水運在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我國內河水運目前存在的一些發展障礙和難點,他提出了五點建議。
第一,要從政策上加大對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形成航道成網、干支銜接、港口較大、航道較好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第二,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實現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環境;第三,加大內河水運的創新投入,以新技術和新模式,將內河水運打造成內需流通的核心;第四,通過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做優內河水運統一服務品牌,打造規模大、服務好的運營主體;第五,要堅持“共抓大保護”的原則,既要實現經濟效益,也要實現社會效益。
中國航務周刊社長倪瑋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本屆論壇不僅邀請了主管單位、行業機構、智庫的領導和專家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把脈”,也廣邀開展內河港航物流業務的主要企業對接合作、互動交流。他期望各位嘉賓以論壇為平臺,暢所欲言,不僅說成就、說趨勢,也要說挑戰、說問題。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劉亮在致辭中表示,內河航運需要統籌處理好干支流、船港航、港產城、江海陸等之間的關系。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長航局作為交通運輸部派出機構,主管長江干線航運事務,正在加快推進實施“131”智慧長江建設,全力建設智能安全、綠色低碳、運行高效、健康有序的智慧長江。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參事室主任趙俊在致辭時提到,當前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視水運建設,正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等一系列建設工作。他希望通過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與行業專家、學者等嘉賓交流經驗,并以此活動為契機,全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憲禮,主持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開幕式環節。“2023國際港航物流產業(上海)展覽會”以“集聚港航鐵空,鏈接外貿貨主”為特色,將邀請港口、船東、鐵路、航空等貨運企業和國際貨代物流、物流科技企業等參展,總展出面積13000平方米,預計將吸引包括2000位外貿貨主企業相關負責人在內的2萬人次專業觀眾進場觀展、洽談合作。
本屆論壇上,還舉行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武漢辦公室揭牌儀式,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憲禮,中國航務周刊總編輯、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常務副會長陳宏兵,共同為辦公室揭牌。
此外,“內河港航物流優秀案例”及第二十屆“金輪杯”中國貨運服務質量跟蹤調查活動高質量內河航運服務優秀企業名單,也在本屆論壇上發布。論壇同期,還舉行了內河航運助力國內大循環座談會。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作者:王禹
一線:加快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內河港航物流聯動發展(武漢)倡議》發布
本報訊7月25日,首屆中國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在湖北武漢隆重舉行。大會期間,舉行了《加快構建“雙循環”新格局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內河港航物流聯動發展(武漢)倡議》發布儀式。
倡議主要涵蓋五方面內容:第一,倡議將內河航運發展作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力抓手,對準同一個發展目標,推動內河港航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第二,倡議在內河環保船舶、智慧港口、物流跟蹤等領域獲得突破;第三,倡議建立船公司、港口、物流、貨主等上下游企業高層交流機制;第四,倡議探索內河航運公共平臺建設,建立統一數據標準,統一服務模式,統一對外展示;第五,倡議將“內河港航物流發展論壇”建設成立足國內、輻射海外的專業研討和商務合作平臺。
倡議的發布,為研究內河運輸面臨的問題,總結取得的發展成果,搭建內河運輸涉及的船公司、港口、物流、貨主等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來源:中國水運網
作者:趙姍
聲音: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涂山峰:
對于如何加快內河港航高質量發展有以下四點建議:第一,加強頂層設計,認真落實《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建設干支銜接、江海聯通的現代化內河航道體系;第二,成立由國內港口、航運、多式聯運經營人、供應鏈、金融機構等主體參與的內河港航企業聯盟,加強信息溝通和互聯互通,實現合作共贏;第三,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第四,推進物流集群向產業集群、經濟集群發展。
安通控股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樓建強:
在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指引下,安通持續推動“水、公、鐵”多式聯運,與內河港航伙伴密切合作,不斷擴大集裝箱物流服務半徑,形成了覆蓋“沿海、沿江、縱深內陸”的海運網、鐵路網、公路網與城際配送網相結合的運輸網絡,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專注優化服務品質。因此,應加強內河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完善航運標準,推動標準化建設;加強行業協同,促進有序高質量發展;強化鏈條貫通,打造內河航運生態。
長江新絲路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斌:
“云上多聯”平臺是公司承建的湖北省唯一一個供應鏈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圍繞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目標,按照“建設一個平臺,構建三大體系、開拓四大產品”的整體思路,開拓了“云上大宗”“云上物鏈”“云上金鏈”“云上數鏈”等四大功能產品,打造“互聯網+物流+貿易+倉儲+金融”于一體的智慧供應鏈業務模式。未來,平臺將持續匹配國家戰略,提升區域航運水平,打造內河港航示范領頭羊。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綠色環保理念,提高港航資源利用率,優化供應鏈協同調度,降低碳排放,以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助力港航物流邁上新臺階。
華中港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海斌:
作為湖北港口集團旗下航運物流及港航特色供應鏈核心企業,華中港航爭做國家戰略的踐行者、港航供應鏈的先行者、綠色航運的引領者,著力打造長江航運發展“主力軍”,漢江航運發展“王牌軍”,近洋航運發展“生力軍”。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包括集裝箱直航船、散貨直航船、內河新能源示范船等專業化船隊建設,目標自營船舶達到100艘、自營運力50萬噸,聯盟船舶1000艘、聯盟運力500萬噸,并通過整合“集、疏、儲、運、貿、租、代”等綜合功能,為周邊企業貨物運輸提供便捷的“最前”和“最后”一公里服務,重點構建“礦石、煤炭、砂石建材、化工材料與產品”等特色供應鏈,助力高質量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多式聯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 現代物流報 》( 2023年7月31日 A8版)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8-01 10:1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8-01 10:1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