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工業:行業形勢整體低迷 企業經營壓力大
12月6日,在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主辦的2018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上,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自2012年以來開始研究論證,以六個月為發布周期,反映了自今年以來一直到十月份的中國農機行業的整體情況,堪稱是中國農機工業運行的晴雨表。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有吉對2018年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進行了深度分析。
從指數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今年我國農機工業運行情況不盡如人意。無論與去年同期還是與上半年情況相比,從行業整體形勢到企業自身經營情況都更加惡劣,對未來6個月的預期也更加悲觀。59%的受訪者認為行業整體經濟形勢不好(去年同期是52%,上半年是43%),市場不景氣;39%的受訪者認為未來6個月的經濟形勢會更差。76%的受訪者預測我國2018年農機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減少,在預測主營業務減少的受訪者中有74%預測減少幅度高于5%。
行業形勢整體低迷
對于我國農機工業的整體形勢,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為當前我國農機工業面臨的經濟形勢。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受訪企業中,認為行業當前形勢好的僅為18%,認為行業經濟形勢不好的高達59%,說明大多數農機企業認為當前農機工業經濟形勢不好,市場不景氣。且與上半年統計結果相比,認為行業經濟形勢不好的比例上升了16%,說明下半年的農機工業經濟形勢較上半年更加低迷。
二為未來6個月中國農機工業整體經濟發展趨勢。55%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半年內我國農機工業經濟形勢仍將持續不利,39%認為會更差,而只有6%認為會有所好轉。表明行業對未來發展的態度比較消極。
三為農機補貼等相關政策對我國農機工業形勢的影響。47%的受訪者認為補貼等國家政策對農機工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有12.8%的人認為政策的影響非常有利。有26%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政策不利于行業發展,較上半年的調研結果增加了一倍,反映在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的狀態下,行業對政策引導、扶持效果的滿意度下降。
四為預計今年我國農機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相對去年的變化情況。76%的受訪者預測我國2018年農機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減少,與上半年的預測(46%)相比,上升了30個百分點;而預測增加的比例僅為8%,較上半年的34%下降了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中,在預測減少的樣本中,74%的受訪者預測減少幅度高于5%,這其中有21%的受訪者預測今年主營業務減少將高達10%。造成受訪企業普遍悲觀情緒的主要原因,統計上來,最主要在于直觀的市場需求下降,其次是農產品價格下跌及生產成本增加。此外,一些企業反饋當前環保壓力增加,對行業造成影響。在預測增加的樣本中,具體行業主要為畜牧機械、收獲后處理及初加工機械、收獲機械等,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幾個子行業的發展形勢較好。
五為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AII)。通過對當前及未來6個月我國農機工業經濟情況的調查和預測,計算得到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AII)值為-42,表明中國農機工業仍處于不景氣狀態。且與去年同期指數(AII值為-15)相比,有顯著下降。
企業經營難說景氣
針對當前農機行業企業的經營情況,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為當前企業經營狀況。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受訪者中認為企業當前經營形式好的,僅占12%,感到企業經營困難及非常困難的占35%,經營困難的企業是經營好的企業的近三倍。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經營困難企業的比例由12%增加到35%,同比增加了192%,反映出行業低迷對企業的影響逐漸加深,企業生存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李有吉認為,造成企業經營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不足、人工成本增加、技術缺乏等,個別企業反饋環保壓力成為企業負擔,主要為環保要求提高、環保停工壓力增加、環保整治成本增加。
具體來看,各子行業經營情況如下:經營情況較好的前三個子行業是零部件、收獲后處理及初加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零部件企業經營狀況較好,與其轉型升級、擴寬供應渠道有關。較差的三個子行業是排灌機械、拖拉機和種植施肥機械。自去年上半年起,拖拉機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與市場保有量過高及環保要求升級、產品生產成本提高有關。
二為未來六個月的企業營業額變化。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預計未來6個月我國農機企業營業額減少的企業比例為39%,超過了預計增加和預計保持不變的企業比列。72%的企業預計減少幅度在10%以上,較上半年增加了20個百分點。
三為未來6個月農機生產企業的產量變化。46%的受訪企業預計未來6個月的產量將減少,72%的企業預計減少幅度在20%以下,少數企業預計達到30%以上。
四為未來6個月的員工數量變化。一半以上的受訪企業預計將減少員工數量,減少幅度多為10%以下,反映出企業經濟形勢不利,將通過裁員來降低人工成本。
農機工業景氣指數所反映出的行業狀況低迷和企業經營不善的雙重困境,究其原因,正如業內專家所分析的,與不健康的競爭環境密切相關。大家都一窩蜂地低配置、低成本進入市場,產品抄襲嚴重,低價惡性競爭。農機行業要走出低谷,迎接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就必須要塑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切實促進農機行業的集約型增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