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呈由傳統高危行業向其他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工業報記者 鄒潔
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局長郭治武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當前生產安全事故呈現出由傳統的高危行業向其他行業領域發展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地區和企業,安全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力、安全投入不足、監管執法不到位的情況還依然存在,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因此安全生產工作永遠在路上。”
郭治武指出,在各類事故災害中,生產安全事故表現形態最為多樣,表現形式也最為活躍,特別是數量也最為之多,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聯系最為緊密,幾乎每一起事故都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相關。從全國的情況來看,雖然近年來安全生產形勢持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態勢,但事故的體量依然很大,全國去年發生了5.1萬起生產安全事故,有3.4萬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因此,應急管理部必須始終堅持把安全生產作為基本盤、基本面,緊緊抓在手上,把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作為重中之重,在不斷加強安全預防工作、落實責任制度、開展專項治理、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應急準備工作。
一是嚴格值班備勤制度。全面實行24小時領導在崗值班和應急力量備戰備勤制度,拓寬信息收集報告渠道,形成重特大災害事故和重特大險情1小時報告制度。二是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啟動《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組織修訂自然災害類、安全生產類國家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指導中央企業編制好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加強各類預案的銜接協調,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平時在應急準備中的牽頭作用和在戰時指導應急救援的功能。三是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全面優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布局,不斷強化礦山、危險化學品、隧道、油氣管道等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在重點地區、關鍵時段前置力量、預置部署,做到救援一般事故有把握、救援重大事故有能力、救援復雜事故有手段。四是轉化應急資源優勢。組織對全國應急資源進行調查摸底,充分發揮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應急管理、應急救援工作中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作用,全國形成一盤棋,不斷推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應急優勢。
編輯 : 王大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