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軟博會:簽約項目80余項 總投資超340億元
7月19日-22日,第十五屆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在南京舉行,本屆軟博會以“數字經濟、智慧未來”為主題,圍繞關鍵信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舉辦了多場論壇和對接交易活動。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為核心,通過配套政策、產業聚集等方式,推進數字經濟重大項目落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數字經濟新動能的主要發展路徑。
簽約項目80余項總投資超340億元
據統計,有超過12萬名觀眾參與了本次軟博會,其中專業觀眾、企業用戶比例超過70%。在為期4天的展會中,共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通過展示、交易、論壇、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動,充分展示產業數字化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
軟博會期間,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地標沙龍、2019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宣貫大會、大數據產業研究與發展高端論壇、軟件產業升級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2019“N+”國際AI/AR/VR應用創新峰會等一系列活動同期舉辦。
本屆軟博會達成項目簽約80余項,總投資超過340億元,一批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物聯網、無人系統等項目集中簽約。其中,中國(南京)軟件谷共簽約了浩鯨科技總部、佗道醫療、硅基智能總部項目等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74.6億元。
加快推動建設現代化軟件名園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出席第十五屆中國(南京)軟博會并致辭,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軟件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為全球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契機,做大做強軟件產業,努力實現以數字產業化培育新動能、以產業數字化孕育新動力、以社會智慧化引領新發展。
對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高水平、高標準的現代化軟件名園工作,陳肇雄提出五點建議。一要明確園區定位。突出特色化、專業化發展,立足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二要打造名企名牌。突出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和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知名軟件品牌。三要強化要素保障。持續完善支持園區發展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和資金渠道,降低企業入駐成本、融資成本。四要營造良好環境。大力提升園區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提高園區綜合服務水平。五要加強人才支撐。堅持引培并舉,大力培育富有創新能力的各類軟件人才,積極引進海內外頂尖人才和一流團隊,為園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破題軟件業高質量發展
2018年,江蘇省軟件業務收入近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池宇表示,江蘇軟件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人才支撐,得益于江蘇的科教、人才優勢。他透露,江蘇將在引進和培育高水平軟件技術人才上下功夫。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陳左寧認為,軟件企業的發展不能僅依靠產品自身的創新,更要重視軟件產業的發展規劃。他強調,目前我國的軟件產業已經到了按照自身需求來做軟件產業發展規劃的階段,企業要擺脫對技術路線的依賴,不能再依靠拿來主義發展短平快的軟件產品,要依靠創新加強軟件產品和軟件產業的自主可控。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提出,目前國內工業軟件發展水平不高,自主研發較為緩慢,就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加強產業整合,推動工業軟件發展。他認為,人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加強自主軟件的研發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南京作為首個“中國軟件名城”,他“希望南京能夠緊抓機遇,進一步推進軟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制造知識,沒有知識的智能是空中樓閣。制造知識也是工程軟件的靈魂。”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演講中說,所以“要把設計知識、制造知識、管理知識、服務知識總結出來,用于軟件的開發當中。”
他表示:“開發軟件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需要以人為本,以需求為本,以市場為本,需要10年磨一劍,在于興趣,功夫在詩外,需要包容,需要幻想,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需要共享,需要異想天開。”
要加速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
博覽會上,包括浪潮、中科曙光等多家國際國內知名軟件和IT企業紛紛亮相,展示其在江蘇省的合作及最新舉措。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浪潮先后在江蘇泰州、徐州、南京、揚州等地啟動建設并投入運營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健康醫藥大數據中心、云計算創新中心、大數據雙創中心等項目,而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與南京市浦口區政府合作建立的南京先進計算中心也于博覽會期間揭牌。這些項目推動了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業務的落地應用,成為當地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在軟博會主題論壇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標識解析節點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國應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而像南京這樣有志于發展數字經濟的城市,更應搶抓這一歷史機遇。他建議,國家層面要加快建設和運營國家頂級節點,提供頂級域解析服務,形成備案、監測等公共服務能力;地方政府應盡快申請建設運營汽車、機械制造等行業領域的二級節點。企業也應該“主動投資”。多方共同把工業互聯網“托起來”。否則,未來將“全部是工業孤島,工業互聯網的夢想無法實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