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績單:近九成公司盈利
秒賺13.7萬元,合計凈利2.14萬億元,近九成公司盈利——A股上市公司交出了2019年上半年的成績單。筆者注意到,在今年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內核,其實背靠的是質量提升的大格局。
滬深交易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主板公司主動適應經濟調整,營業收入、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等多方面體現出經營質量穩中向好,韌性十足;科創板公司業績快速提升且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后勁;近九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上述數據均比2018年的年報表現更佳。
業績的多維度增長固然令人振奮,但筆者認為,最為可貴的是增長背后的源動力——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套用某知名汽車品牌的廣告語來說——“別人看到你的榮耀,我們看到你的執著”。
筆者以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對于提質的執著,反映于財報中,至少形成三大內核。
其一,上市公司業績和質量提升是全面且多維度的。
分行業看,隨著政策紅利、市場紅利的進一步釋放,實體經濟展現出韌性強、潛力大、后勁足的特點。特別是中下游行業,頂住了壓力,凈利潤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通信、電子、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發展態勢較為突出;消費類行業中的食品飲料、批發零售、文化體育等行業業績增長較快;一批先進制造、新興服務和傳統支撐行業的業績表現也較為出色;深市近九成戰略性新興企業實現盈利,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占深市總營收的四成。
其二,上市公司以高研發投入帶動業績增長,其質量提升可持續。
筆者注意到,滬市科創板業績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持續的高研發投入。28家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遠高于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顯示出鮮明的“科創底色”,其中5家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超過20%,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最高的3家公司:虹軟科技、航天宏圖、微芯生物,分別達到34%、32%、27%。此外,深市戰略新興產業公司聚力研發,重視人才,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上半年投入研發資金同比增長逾三成,平均研發強度達5.59%,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為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此外,不少公司加大了生產技術改造、新品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步伐。
其三,關鍵風險因素逐步緩解,減稅降費效果顯現。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杠桿保持平穩,去產能重點行業主動去杠桿效果有一定呈現;一批公司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債務重組等方式增強其流動性支撐,高比例質押風險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
此外,減稅降費效應加速顯現。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稅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39%,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合計減輕稅費315.51億元。其中,化工、汽車制造業、通信設備、醫藥制造業等行業稅負較去年同期下降14.54%,下降幅度尤為明顯。同時,頭部500強企業的綜合稅負已經實現了“三連跌”。
別人看到你的今天,我們看到你的明天!筆者深信,隨著資本市場的韌性不斷夯實、上市公司質量的持續提升,A股市場將涌現越來越多“高精特新”企業,貴州茅臺等優質公司不會永遠是投資者口中“別人家的股票”,而是更多投資者“資產池”的標配。(張 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