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備制造業應加快轉型 努力搭上5G應用的“快車”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如何探尋創新發展的應變之道?在日前舉行的機工智庫發布會上,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的專家紛紛建言獻策。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表示,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全球制造業的價值鏈和產業鏈面臨重構;從內部看,我國裝備制造業許多老問題和新風險的解決已迫在眉睫,考驗著產業內生韌性。
“雙重壓力下,我國裝備制造業要緊緊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加快提質增效、加速轉型賦能,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石勇說。
機工智庫研究員陳琛認為,目前共享制造受到歡迎,使先進制造工藝和流程的共享成為可能,將助力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例如一些園區和產業集群里的企業開始共享工廠、生產設施、檢測設備,未來甚至可以共享資金、專利、經驗和技術服務等。”
這種共享是基于云平臺和互聯網實現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讓不同企業間的資源可以實現高效協同,讓更多產業組織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從而整個產業鏈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也更有利于技術的研發突破。”陳琛說。
“我國裝備制造業應加快轉型,努力搭上大數據、人工智能、5G應用的‘快車’,進一步夯基礎、強工藝、補短板。”機工智庫研究員司建楠說。
司建楠表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更好地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加速轉型賦能,支撐和助力裝備制造業發展從量的積累、點的突破逐步轉為質的飛躍和系統能力的提升。“目前,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改造、上‘云’進程仍有待進一步推進,只有實現數字化技術的互聯互通,才能實現共享制造。”
基于外貿、新技術等影響因素的分析,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建議,從短期看,我國裝備制造業要注重“補鏈”,梳理供應鏈斷點,盡快找到替代方案,確保產業鏈平穩;從中期看,要著重“固鏈”,疏通短板裝備“卡點”,聚焦“卡脖子”的重點領域,確保產業鏈安全;從長期看,要做好“強鏈”,抓住“新基建”政策窗口期,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