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市場將迎來指數級增長 汽車存儲的痛點是什么?
2021年,一部手機的平均存儲容量為105GB,而一輛汽車僅有34GB。不過,到2026年,單車的存儲容量將達483GB、甚至512GB,而手機的只有350GB左右。市場研究顯示,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下,數據的增長、蔓延與流動加劇了數據管理的挑戰。比如,為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不僅需要單車智能,車路協同同樣必不可少,這無疑需要優質的數據存儲方案,以應對未來無限增長的海量數據。
存儲市場將迎來指數級增長
據西部數據公司車載存儲產品事業部資深產品市場經理額日特向《中國汽車報》記者介紹,從智能化角度看,現在不少新車型都具備自適應巡航、前向碰撞報警、智能車速輔助、車道偏移預警、駕駛員狀態監控、泊車輔助等ADAS功能;另外,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還有Robotaxi項目投入示范運營,其單車數據容量可以達到4TB,與傳統汽車相比有了較大的增幅。這些使用場景對汽車數據存儲產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需求,是“新四化”給汽車領域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而從網聯化和電動化角度看,在推動汽車存儲市場發展方面,二者相輔相成。比如,此前汽車T-Box的前裝率不高,隨著電動化的發展,由于新能源汽車必須強制安裝,使得其前裝率得到較大提升,對數據存儲也提出更高要求。
同時,汽車“新四化”還讓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鳥槍換炮”,以前由于功能單一,其對數據存儲的需求并不高,一般不超過32G,但隨著消費者駕乘體驗要求的不斷升級,智能座艙應運而生,對數據存儲的需求也增長到64G以上。
西部數據公司中國區汽車電子事業部銷售總監王劍松告訴記者,汽車電子在整車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起到類似大腦中樞神經的作用。其中,原本就份額最高的主芯片與存儲比重也不斷提升,存儲的份額甚至超過了主芯片。
愛馳汽車首席數據官、資深技術專家李海軍表示,汽車智能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目前汽車產品對存儲、算力的需求較大,主要以造車新勢力為主,部分自主品牌企業轉型速度相對外資企業快一些,逐步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汽車產品。
以愛馳U5為例,車聯網單車數據10秒30KB,每小時就是10MB;愛馳U6為了提升輔助駕駛等智能化體驗,搭載更多的傳感器,數據量是U5的30倍左右。粗略估計,10萬輛汽車每天的車聯網數據云端存儲就要以PB(約等于1000TB)級別計算,這還不算智能應用、360°全景等多媒體數據。智能汽車的銷量正在逐月增長,行業終將進入智能汽車時代,未來車規級存儲市場,以及云端、邊緣計算等相關存儲市場也必然呈現指數級別的增長。
全產業鏈價值體系的驅動
事實上,包括消費電子在內的很多商業領域都表現出對數據存儲的巨大需求,但汽車市場有其獨特之處。李海軍從消費體驗和智能制造兩個維度、四個方面為記者做了解讀。
首先,用戶對智能化的訴求催生了智能座艙,信息娛樂體驗的快速發展對終端存儲提出更高要求。智能汽車已深得用戶青睞,以愛馳汽車U6為例,其具有窄路輔助、視距內自主泊車、高速領航輔助、高速輔助駕駛、擁堵輔助、超級巡航控制、遙控泊車等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配備發燒級的影音空間,全球首款自研車載游戲Project Go;除了自主研發車載應用外,還允許用戶進入商城下載個性化應用。以用戶極致體驗為追求目標,搭建龐大的智能化應用體系,除對算力外,對存儲的容量、多樣化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車路協同技術的突破,使得交通控制協同系統對邊緣計算存儲有更高的要求。車路協同系統能實現交通信號系統及高速行駛車輛之間的通信,為了保證高效穩定、實時性強等性能技術要求,高速公路等周邊基礎設施按照一定的間距,需要建立協同邊緣計算系統。這些系統在模型存儲方面,也有工業級要求。
第三,新能源汽車國家云端數據存儲和企業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所需云端數據存儲的需求。根據法規要求,新能源汽車需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信息實時上報。據介紹,愛馳汽車從用戶智能化服務體驗出發,針對車輛行駛數據進行樣本分析,智能檢測車輛設備健康狀態,監控電池健康狀態,提供用戶駕駛行為報告和車輛安全、電池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服務。為實現上述功能,需要通過海量數據進行算法模型的訓練迭代,不斷優化精進,對大數據存儲技術提出挑戰。
第四,汽車產業鏈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升級,也帶來智能化存儲的需求。汽車產業鏈涉及研、產、供、銷、服、用等領域,結構極其復雜。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產業將迎接智能制造的升級。據悉,愛馳汽車自建“工業4.0”標準的智能化工廠,從用戶需求、產品研發、生產到物流、交付,打造數據驅動的全產業鏈價值體系,各個階段的數據搜集、存儲非常重要,尤其是智能工廠的物聯網數據。比如在柔性生產方面,用戶線上下單,經過實銷確認,工廠被推送確定性的單車物料清單(BOM),進而確定生產線的自動化排產,整車下線后,物流轉運交付中心,實現交付。
汽車存儲的痛點是什么?
很明顯可以看到汽車中的存儲需求在增長,但其實這個市場以前是沒有的,是否能夠將用在工業領域,或者消費類領域的存儲產品應用在汽車上呢?汽車領域的存儲產品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呢?額日特在長期接觸汽車客戶后,總結了四點汽車領域存儲方案的痛點:
一是耐久性,因為大多數存儲都是有壽命周期的,需要保證工作應用負載不超過其容量。他舉例說,汽車領域對車輛的使用年限要求一般是8年或者10年,因此在最初立項的時候,根據工作負載,選擇一塊8GB存儲容量,10年總寫入量可以支持20TB的存儲器是符合需求的。但問題來了,現在有很多新出現的應用,原來的應用也在不停更新,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工作負載比原來預計的要大很多。這就可能會導致一個問題,原來可以保證安全使用8年或10年的產品,隨著工作負載的增加可能在使用4年或5年后就出問題了。因此,希望客戶在工作負載計算的時候,可以多留一些余量,給未來AI或新應用留一些空間。
二是性能,日益增長的數據流和更快的啟動時間都需要高性能存儲的支持?,F在的存儲,包括NAND Flash在內,有不同的協議規范,呈現出的產品性能差異也相當大。怎么樣選擇一款合適的而不一定是最快的產品,這個也是在客戶立項時比較頭痛的問題。
三是分區,需要清楚邏輯分區和物理分區的區別,新的E/E架構需要物理分區功能。額日特指出,“分區”的概念在使用當中最容易混淆。他舉例說,很多客戶說要做三個分區,一個用來存系統,一個存經常使用的數據,另一個存不經常用的數據??蛻艚洺?,第二個分區會不會因為經常反復擦寫而被破壞掉。“這里我需要糾正下,現在大多數市面上車載應用NAND Flash產品,都是不支持物理分區的,這里客戶所說的分區是指邏輯分區,比如說分成ABC三個區。但是我們反復擦寫的B區數據,實際上在存儲當中是放在全盤做讀寫均衡的。如果客戶看到B盤損壞,就代表整個盤都已經損壞,A盤和C盤也不能幸免。所以我們一定要對物理分區、邏輯分區有概念,確保不會因為頻繁擦寫數據,而損壞整個全盤,導致機器不能正常使用。”他特別強調。
四是內容預燒錄,隨著高清地圖變得必不可少,且地圖文件越來越大,預燒錄能夠有效地節省產線成本。其實,預燒錄有很多不同的產品,目前市面上主流是25%容量的預燒錄,也有100%容量預燒錄。對于100%容量預燒錄產品,后期回流焊的次數也是有限制的,有時候三次,有時候兩次,因此,這也是客戶在立項之初需要考慮的問題。
市場的主流汽車領域存儲器
說了那么多,那么現在市場上有哪些汽車領域的產品可供選擇呢?根據額日特的介紹,目前市場主流的產品主要有三類:e.MMC、UFS、及SSD產品。
就目前來說,汽車前裝市場領域,應用最大的是e.MMC產品,主要應用在Tbox、網關和ADAS中,當然也有些中低端的汽車娛樂系統中也會使用8~32GB的e.MMC產品。
UFS產品有兩種,一種是UFS2.1,它更多的使用在智能座艙領域,容量從64GB到256GB不等。一種是UFS3.1,這是最新推出的一類產品,最大容量可以做到512GB,它能彌補e.MMC和UFS在高容量存儲方面的劣勢。
對于第三種SSD產品,目前在前裝汽車領域基本還沒有應用,這是因為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熟,能夠適合前裝以及封裝的SSD產品,且SSD成本也比較高。目前SSD封裝尺寸比較多,有M.2、U.2,容量最高可以做到15.36TB,但是如果用在前裝車領域,未來還是以512GB或者1TB為主。
但如果是512GB或1TB為主的話,UFS就可以做到了,客戶該如何選擇呢?額日特建議說,因為SSD具有SR-IOV,而SR-IOV是支持物理分區功能的,后期SSD的物理分區可以從8個分區起,因此,如果客戶需要用到物理分區的話,可以選用SSD,不需要的話這兩種類型都可以選擇。
額日特同時對媒體表示,雖然SSD目前還沒有在汽車前裝市場上使用,但是在自動駕駛商用車上其實是有應用的。目前業內很多自動駕駛卡車和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有部分車輛已經采用,其中自動駕駛卡車主要采用1TB或2TB以下的SSD,自動駕駛出租車主要配置的是4TB容量的SSD。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1-11-16 09:0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1-11-16 09:0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