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九強”無一增長 4月重卡市場再創新低!
繼3月國內重卡銷量大幅下降67%之后,4月的重卡市場再創銷量新低。
根據各家重卡企業透露的銷售數據,4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4.6萬輛,與上年同期19.3萬輛相比,大幅下降76%。而4.6萬輛的銷售成績,也創下了近5年以來4月重卡銷量的新低。今年1~4月,國內重卡市場累計銷量27.8萬輛,同比下降62%,比上年同期減少約44.7萬輛。
“前九強”無一增長 僅一家企業破萬輛
4月,重卡行業的頹勢依然未能扭轉,各家企業的銷售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前九強”無一增長,僅中國重汽實現了月銷量破萬輛,重卡行業的月度競爭格局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具體來看,4月,中國重汽銷售重卡約1.15萬輛,同比下降71%,月銷量升至行業第一;1~4月,中國重汽累計銷量6.65萬輛,同比下降49%,市場占有率為23.9%。東風公司重卡板塊(包括東風公司旗下的東風商用車、東風柳汽等)銷量約9500輛,同比下降75%,排名行業第二;1~4月,東風公司累計銷售各類重卡5.43萬輛,同比下降60%,市場占有率達19.6%。陜汽集團4月銷售重卡約7000輛,同比下降72%,排名第三;1~4月,陜汽集團累計銷售重卡3.3萬輛,同比下降64%,市場占有率為11.9%。
排名第四的福田汽車4月銷售重卡6000輛,同比下降64%;1~4月,福田汽車累計銷售重卡2.79萬輛,同比下降53%,市場占有率約10%。受長春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汽解放短期性銷量走低,4月銷售重卡約5000輛,同比下降89%,位列第五;1~4月,一汽解放累計銷售重卡5.97萬輛,同比下降72%,市場占有率為21.5%,累計銷量行業第二。
4月,上汽紅巖銷售重卡約1600輛,同比下降83%,穩居行業第六;1~4月,上汽紅巖累計銷量約9200輛,同比下降71%,市場份額為3.3%。大運重卡4月銷量為1590輛,同比下降33%,排名第七;1~4月,大運重卡累計銷量7781輛,同比下降24%,市場占有率為2.8%。4月,徐工重卡銷售各類車型1032輛,同比下降54%,月銷量排名行業第八;1~4月,徐工重卡累計銷量4390輛,同比下降58%,市場占有率為1.6%。江淮重卡4月銷量約900輛,同比下降77%,排名第九;1~4月,江淮重卡累計銷量5867輛,同比下降70%,市場份額為2.1%。
疫情多點暴發 重卡銷量降至冰點
業內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是近兩個月重卡市場同比持續下降的最直接因素。
4月,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暴發,影響了人員流動和物資運輸,也延緩了各地復工復產和基建投資項目的啟動,從而抑制了終端用戶購置新車的需求。同時,重卡企業及相關零部件企業受當地疫情防控的制約,短時間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能下降,供給不足也意味著重卡生產無法完全滿足經銷商和用戶的購車需求。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傳導至交通運輸和商用車行業,導致消費、投資都出現了較大波動。
“4月重卡銷量下滑的原因,還與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很大關系。”某重卡品牌負責人介紹說,2021年4月是我國乃至全球重卡月銷量的歷史高點之一,高達19.3萬輛,在如此高的基數之下,必然會讓如今低迷的銷售成績顯得更為“扎眼”。
多家企業發布財報 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
近期,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漢馬科技、福田汽車、江淮汽車、東風汽車等商用車產業鏈企業相繼發布2021年年報。多家頭部企業研判2022年重卡市場形勢時指出,2022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運費低迷、芯片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重卡市場需求將有所放緩,但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
對于2022年重卡行業發展前景,中國重汽指出,經過連續五年的市場高峰之后,國內重卡市場迎來調整期,由治超治限、老舊車輛淘汰和排放標準升級等行業政策帶來的大幅增長紅利開始衰退。不過,以中國當前110多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總量為依托,支持重卡行業發展的基礎未變。2022年,預計重卡行業全年銷量在100萬輛左右。
一汽解放認為,“十四五”期間,國內經濟預計將運行穩定,全球經濟將逐漸恢復,制造業投資將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消費水平仍未完全恢復,預計“十四五”期間,商用車市場穩定在每年430萬輛左右。其中,中重卡市場年需求在120萬輛附近波動。受經濟恢復周期因素影響,預計2022年的重卡市場需求節奏將呈現“低開高走”的趨勢,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這將成為中重卡行業的新常態。
福田汽車則表示,未來5~10年,商用車行業將呈現周期性波動,電商消費、都市圈的推進、運輸方式的改變以及標準法規升級,將形成直接結構化需求機會,新技術應用也將催生新的商業機會。
重卡市場“金三銀四”的銷售旺季并未如期而至,短期內,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是影響宏觀經濟以及重卡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5-17 14:35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5-17 14:35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