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車市迎來穩步回暖 汽車消費再創高峰!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上半年汽車生產端停工、市場消費端遇冷,汽車行業屬實不好過。隨著此輪疫情逐漸走向攻堅掃尾階段,汽車市場的復蘇似乎指日可待。繼5月汽車產銷量環比大增近60%后,6月車市也迎來穩步回暖。盡管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疫情過后的下半年可能迎來汽車消費高潮,但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兩年有余,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日益嚴重,尤其是影響普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在如此形勢下,汽車消費再創高峰的期待或許過于樂觀。
國家提振消費 車企順勢加碼
消費動能不足,是當前車市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一季度汽車類消費總額為10739億元,同比下降0.3%。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車輛購置稅達825億元,同比下降20.4%。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自去年年底,我國汽車終端消費市場開始出現疲軟跡象。終端消費需求的影響短期內可能會大于供應鏈困難。若沒有大力度的促進汽車產業增長的政策措施,今年或將難以實現預期的增長目標。
5月31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對符合條件的車輛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發布后,各家車企紛紛加碼,在國家購置稅減免的基礎上推出包括購置稅補貼在內的額外優惠,如吉利汽車宣布除享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部分車型可享受購置稅全免的優惠,即另一半購置稅由車企埋單;上汽大眾則推出部分車型全免購置稅政策,如新途觀L、途觀X、途岳、新帕薩特均可全免購置稅,其他符合國家減免政策的燃油車產品減免75%購置稅。此外,中國一汽、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奇瑞集團旗下的乘用車品牌也都相繼推出了程度、范圍不同的補貼政策。一些高端品牌也紛紛推出額外補貼,甚至將補貼范圍“擴大”到30萬元以上車型。
據統計,目前已有近30家車企出臺了企業層面的優惠措施加碼購置稅減征政策,涵蓋了絕大多數車型。有業內人士預計,購置稅減征政策有望拉動200萬輛以上燃油車消費。全國汽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當前刺激政策能夠支撐汽車銷量回暖,但政策的啟動期消費者并不著急購車,6月的市場增量效果突出但有限,7、8月是車市的傳統淡季,汽車消費高潮可能出現在四季度的政策退出期。
消費高潮可期 總量未必變化
有業內人士稱,從大眾消費行為和趨勢上看,疫情期間人們的消費行為受到極大限制,因此恢復正常生活后,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集中消費。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告訴記者,短暫的疫情會導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出現延后。因此在疫情平穩后的1~2個月內或將出現汽車消費的集中釋放,這讓人不由得想到2020年下半年車市超出預期的回暖現象。但在生產端、消費端的雙重壓力以及疫情長時間的封控管理下,此輪疫情后的汽車市場還能迎來高潮嗎?
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看來,此輪疫情波及面廣、持續時間長,極大抑制了消費,導致4月中國車市陷入谷底。因此,疫情平穩后,必定會出現一波汽車消費的恢復性增長。不過,這種增長是相對于當前的低谷而言,高潮并不代表汽車消費一定會再創高峰。
中科院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邵元駿指出,對下半年汽車消費高潮的定義要看時間長短。短期來看,疫情過后的1~2個月內,會由于疫情前訂單的集中消化和消費延后出現一個短暫的反彈。但是從全年銷量上看,總量并不會有太大變化,可能會與去年持平甚至出現略微下降。“這種反彈只是由于積壓造成的,并不是可持續的增長。”他說。
郎學紅指出,由于當前供應鏈仍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不少新能源汽車及部分燃油車型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調。即便疫情趨于平穩,部分消費者或許仍會因價格上漲而選擇繼續觀望。因此,生產生活恢復正常后,汽車消費可能并不會同步恢復或緩慢恢復。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表示,2020年下半年汽車市場出現超越預期的回暖現象,主要是因為廣大消費人群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會長期存在。“如今疫情已持續近3年,如果我們還試圖期待汽車市場出現消費高峰,那就要首先預測一下疫情何時能夠結束、消費者何時能夠恢復疫情前的收入水平。”章弘說。
避免過高期望 重在經濟增長
去年我國汽車市場以2627.5萬輛的成績結束了銷量連續3年下滑的趨勢,這讓汽車行業對2022年的車市發展抱有極大期望。此前,不少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全國汽車銷量增幅可達5%以上,新能源汽車漲幅可沖刺50%。然而,持續蔓延的疫情、風波不停的供應鏈以及萎靡不振的消費購買力表明,如今不應對汽車消費再創高峰抱有過高期望。
“2022年,我們的汽車市場發展并不樂觀。”付于武坦言,全國疫情和俄烏沖突雙重不確定因素的疊加,給今年的中國汽車產業帶來極大沖擊。在此背景下,汽車消費不可能保持旺盛勢頭,汽車產業發展將無法持續此前所預料的發展速度。
邵元駿認為,從汽車總體銷量上看,近幾年我國汽車市場均處于平臺期,將會在2600萬~2800萬輛的區間內持續較長時間。行業應將焦點更多放在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上。“接下來的走向是總量上依舊維持2600萬~2800萬輛的水平,不會出現較大幅度波動,但新能源汽車會出現一定增長。”邵元駿說。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同樣認為,疫情導致的汽車消費下滑屬于短期現象,超50%的新能源汽車增長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內在的。對于中高端新能源車型而言,其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會因疫情而延后,并不會就此消失。而五菱宏光MINI等微型車的潛在市場較大,無需過多擔心。此外,張翔指出,2022年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的最后一年,這也會讓諸多消費者選擇在今年購入新能源汽車。因此,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新能源汽車今年銷量依舊會保持高速增長。
章弘則認為,下半年汽車市場的走向關鍵在于疫情的發展。盡早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消費者的購買信心自然會增長,汽車市場回暖也就指日可待。此外,受海外市場影響的芯片和原材料也會隨著海外各國的生產重啟,不再短缺和價格居高不下,形成國內汽車產業的利好。同時,近年來,中國汽車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美譽度日益增高,性價比得到好評。加之日益強勁的海外市場需求,章弘表示,汽車出口量或將出現增長。
上述專家均認為,這些舉措將會在短期內為汽車銷售帶來直接影響,并提高消費者信心。不過,在付于武看來,這些舉措并不是根本性的,最為關鍵的還是要加快國民經濟恢復步伐。“老百姓并不是沒有購車需要,而是經濟能力因疫情而出現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出臺眾多刺激汽車消費的舉措,也不能指望因此出現大量的購買行為。重點還是要刺激經濟,使經濟恢復增長。”付于武最后表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7-13 15:2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7-13 15:2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