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 鄂爾多斯在新能源上謀未來?
內蒙古鄂爾多斯,這座被譽為“煤都”的北方城市,隱藏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密碼。
用時一年,我國乃至全球首座零碳產業園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落地,將產業轉型的美好藍圖變成了現實。
8月9日,以“新能源、新產業、新生態”為主題的2022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召開。國內外知名企業、創新團隊和碳中和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零碳發展的未來路徑,為“能源之都”鄂爾多斯打造全球零碳典范建言獻策。
在“雙碳”目標下,是繼續在傳統優勢能源上做文章,還是在新能源上謀未來?對于這道時代提出的必答題,鄂爾多斯用華麗轉身做出了回復。
能源結構調整拉動綠色轉型
2001年建市的鄂爾多斯,面積達8.7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萬。今年上半年,該市財政收入高達491.6億元,人均GDP排名全國首位。鄂爾多斯不僅是傳統的煤炭富集地區,更擁有太陽能和風能等自然資源。當綠色能源成為實現零碳轉型、綠色發展的關鍵引擎,鄂爾多斯依靠能源結構調整拉動經濟結構轉型,由此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備受關注的重點城市。
去年,內蒙古自治區1/3的電力裝機和1/5的全社會用電來自新能源。峰會上,鄂爾多斯市市委書記李理介紹稱,該市2022年開工新能源項目1500萬千瓦,是“十三五”時期的3倍多。到“十四五”末,鄂爾多斯的新能源裝機將達5000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超過50%。
國際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阿代爾·特納在峰會的致辭視頻中表示:“非常敬佩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遠景科技集團創建零碳產業園的舉動,這是一個將脫碳和零碳目標整合起來的優勢平臺,將成為世界典范。”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張雷指出,綠色工業革命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以往工業革命以效率為中心不同的是,綠色工業革命要統一實現生產效率和永續發展。可再生能源、數字智能、生物合成技術作為三大關鍵生產力,會在相互融合中推動這場綠色工業革命。而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正是這場綠色工業革命的搖籃和基石。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副旗長杜彥斌告訴記者,建設零碳產業園沒有可供參考的樣本,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未知領域中趟出一條路。正因如此,零碳產業園實現了技術、政策和標準的創新與首次落地。據悉,當地政府在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政策、金融支持、基礎設施、綠電標準體系規范等環節實現了全區領先,甚至在全國范圍內先行的實質性突破及創新。
“綠電”是零碳產業園繞不開的一個關鍵發展要素。峰會期間,地方標準《綠色電力應用評價方法》發布,規定了綠色電力應用的基本原則、工作流程、核算邊界、統計報告期、核算、評價、質量保證和報告要求,適用于用能單位綠色電力應用相關核算、評價和報告工作。該標準的實施應用,為我國電力市場評價提供了創新機制,將更好地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綠色制造、綠色產品“走出去”服務。
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帶動作用
在遠景動力執行董事、中國區總裁趙衛軍看來,零碳產業園落戶鄂爾多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當地及周邊大量的風、光資源,可提供強有力的可再生能源基礎;當地及自治區政府,對于實現“雙碳”目標高度關注,并十分重視項目建設;當地及自治區政府做了大量的基建和政策優化工作,使得零碳產業園的落地非常迅速。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中,遠景動力智能電池工廠首期10.5GWh的(磷酸鐵鋰)產線已全部投產,并向滿產狀態沖刺,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實現了產品交付,未來遠期產能規劃最高將達100GWh。值得一提的是,遠景動力首期10.5GWh動力電池項目,達到了一年建成、一年投產的速度,是我國黃河以北地區最大的單體制造業轉型項目。“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包括設備安裝過程中資源的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生產人員的招聘培訓等問題。”趙衛軍介紹說。
對于零碳產業園來講,只有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到此落戶,才算真正把項目盤活。在這個過程中,遠景動力作為龍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遠景動力中國區副總裁楊曉偉表示:“動力電池是現代能源轉型或綠色新能源的關鍵。無論動力電池還是風光發電側的儲能電池,都是產業鏈上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向上能拉動華友鈷業等材料企業入駐,向下可為發電側儲能,以電動重卡為發力點,未來還會連接更多車企。”
現階段,以電池工廠為核心,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搭建起“風光氫儲車”的全產業鏈,形成了整體上的產業集群,有效帶動電池上游供應鏈的引入和集中。利用鄂爾多斯市每年煤化工產能1925萬噸的優勢,伊金霍洛旗“煤制氫”、“綠氫”新能源產業基礎得天獨厚。目前,零碳產業園已入駐9家新能源頭部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遠景為龍頭,華景、萬鋰泰、镕鋰為配套的電池及儲能產業鏈;以隆基為龍頭的光伏產業鏈;以美錦國鴻、協鑫集團為龍頭的氫燃料電池及綠氫設備制造產業鏈;以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據介紹,隆基、華景、上汽紅巖、上海捷氫等企業的項目正在高效推進。
此外,據趙衛軍認為,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的成本優勢,再加上在一個產業園配套,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這種優化的成本結構,促進了很多早期戰略合作的達成。可以這么說,得益于落地零碳產業園看得見的優勢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給了很多企業信心。據透露,目前已有一些整車企業表示,想落戶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
需要強調的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實現了電與碳的充分結合,其碳管理流程和體系經過國際著名的認證機構認可,意味著可以拿到通行于世界的低碳及零碳認證。
不過,對于遠景而言,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只是實現目標的開始。未來,遠景集團要讓零碳工業園走向全球,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為綠色工業革命的推進者。據悉,到2030年,遠景將攜手合作伙伴,建成100個零碳工業園,實現全球每年10億噸的碳減排。
從資源依賴型到新能源謀未來
鄂爾多斯取得今天的成就難能可貴,因為探索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過程曲折。往前追溯,2005年,鄂爾多斯就曾借助轉型契機,引進了華泰汽車、奇瑞汽車等制造業項目,在業內引起廣泛討論。彼時,鄂爾多斯采用的是“煤炭換資源”思路,最后的結局卻令人唏噓: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康巴什新區分局與華泰汽車對簿公堂。2018年,本報記者曾實地探訪,占地6000余畝的“華泰汽車城”湮沒于雜草叢生中。
如今,零碳產業園這顆“新星”冉冉升起,從資源依賴型到產業發展型,鄂爾多斯走對了路子。如今,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基于“新型電力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創新支柱打造,培育新能源電池、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級產業,將綠色資源優勢轉變為新能源產業優勢。如今,“風光氫儲車”五大產業頭部企業布局落子,鄂爾多斯正在形成產業最聚集、產業鏈條最完整、產業集群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據介紹,為招商引資,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貫徹“鏈長制”招商引資,由1名縣級領導掛帥任鏈長,牽頭部門責任人為副鏈長,龍頭企業負責人為特聘鏈長,形成鏈長抓總布局、副鏈長推進落實、特聘鏈長做大做強的工作格局。
8月9日下午,在峰會閉幕后,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立即召開項目懇談會,與參會的眾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企業面對面開展項目對接,這種工作態度和效率值得肯定。
針對新能源汽車車輛的推廣、加氫站、制氫站的落地和獎勵補貼、新型儲能產業、光伏全產業鏈的獎補等,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率先制定了政策。6月20日,伊金霍洛旗出臺《伊金霍洛旗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為該旗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對于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的優勢,杜彥斌稱:“綠電是最大的吸引力。儲能和動力電池的上下游產業鏈,比如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特別是負極材料石墨都是高耗能產業。企業為什么主動來這里?就是看好綠電。”據悉,綠電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為出口產品提供“零碳綠碼”,零碳產業園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正在吸引整個產業鏈。
與此同時,利用鄂爾多斯市33萬輛運煤重卡“換電”或“換氫燃料”潛力巨大市場,以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等項目為龍頭的新能源整車制造產業鏈正在形成,預計到“十四五”末,可形成100GW風電、100GW光伏、100GWh儲能及3萬輛新能源礦用重卡生產規模。
今年1月,上汽紅巖鄂爾多斯基地天隆工廠投產暨首批車輛下線儀式在伊金霍洛旗舉行。天隆工廠作為上汽集團與鄂爾多斯市政府戰略合作項目的重要配套之一,建筑面積超1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在上汽紅巖智能化、集約化、數字化生產理念的指導下,項目投產后將具備年產3000輛新能源重卡的生產能力,將與上汽紅巖重慶制造基地形成合力,更好滿足新能源重卡市場的需求。
復制零碳產業園模式值得期許
“新能源及碳中和領域已成為紅杉中國最主要的投資方向之一。”紅杉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在峰會上表示。
沈南鵬認為,以新能源發展為驅動力,各個產業的技術、裝備、價值鏈以及相關的生態基礎都會經歷一場綠色工業革命,從而實現適應零碳未來的新產業和新生態,零碳未來深刻引導著產業和生態的變革方向。以能源產業為例,未來的電力生產體系一定會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綠色、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系統。他更是提到,鄂爾多斯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造傳統能源和發展新能源,從中國“煤都”成功轉型為“零碳新城”,這對于全球城市新能源系統的發展都具有風向標意義。
目前,在能耗與碳排放約束下,近年來部分高耗能產業布局向西部轉移。西北地區是清潔能源富集區域,具備承接高耗能產業轉移的新能源基礎。隨著風電和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西北地區承接和吸納產業轉移的能源基礎更加堅實。隆基綠能科技總裁李振國在峰會上表示,世界能源產業將從資源屬性轉變為制造屬性,中國西部特別是鄂爾多斯,將成為未來能源世界的根基和起點。當實現“雙碳”目標轉變為企業的行動,西部地區正在成為全國產業關注的重點。
聚焦“雙碳”目標,基于智慧園區數字化轉型基礎上,貫徹碳中和理念,創新零碳場景,整合零碳應用已成為零碳智慧園區建設的主流方向。在國內,欣旺達以企業自身對零碳需求為切入點,依托公司在全國各地建設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打造鋰電產業零碳智慧園區。近日,欣旺達與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就欣旺達零碳園區項目投資、建設及運營達成合作框架協議。
據華瑞鋒介紹,鄂爾多斯首創的零碳產業園模式也已開始在歐洲地區復制推廣。據悉,遠景海外首個零碳產業園將落戶西班牙。究其原因,趙衛軍表示,西班牙擁有豐富的風、光、土地資源,在自然資源稟賦的富裕度上與鄂爾多斯相似;西班牙是全歐洲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伴隨著歐洲2035年電氣化轉型需求,西班牙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和動力,也帶來巨大的電氣化潛在市場。這與鄂爾多斯所擁有的儲能和重卡的良好市場前景相像;西班牙政府面對電氣化轉型的勇氣和魄力,也與鄂爾多斯相似。遠景西班牙零碳產業園將于2022年年內開始動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8-24 15:2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8-24 15:2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