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中最年輕的一顆星 奇瑞“瑤光2025”戰略啟動!
瑤光,是北斗七星中最年輕的一顆星,雖排在北斗七星的末尾,象征的意義卻是打頭陣。面對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大潮,站在25周年新起點上,奇瑞似乎有了更大的野心。
在9月16日舉辦的“瑤光2025 奇瑞科技DAY”上,奇瑞不僅攜多項“黑科技”和一款愿景概念車高調亮相,展示其創新研發的最新成果,還正式啟動“瑤光2025”前瞻科技戰略,探索新時代的發展方向和未來規劃。
正如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所言,“瑤光2025”戰略是企業“科技躍遷”的重要戰略支撐點,也是奇瑞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轉型的“沖鋒號”和“宣言書”,更是奇瑞進階向上,承載民族品牌向上使命和擔當的一次勇敢攀登。
“瑤光2025”戰略啟動,奇瑞加速轉型
對于“瑤光2025”,記者的第一印象是“全面”,無論是傳統動力還是電驅動,無論是軟件架構還是硬件平臺,無論是單車智能還是智慧生態,都囊括其中。
“瑤光2025”可以說是奇瑞面向新賽道構建技術領先優勢的關鍵所在,該戰略涵蓋了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科技、銀河生態四大核心領域。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高新華指出,奇瑞將以此為基礎,全力打造包含平臺架構、三電、智能駕駛、智云平臺、生態伙伴在內的13大核心技術,構建面向新時代的技術創新鏈。奇瑞“瑤光實驗室”也在大會上同步啟動,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攻關,打造全新汽車生態。
具體來看,火星架構包含平臺架構和EEA電子電氣架構兩方面。其中,EOX是奇瑞面向新四化全新開發的高端智能電動平臺,具有柔性帶寬、靈活空間、高效電驅、駕控和舒適、安全及輕量化五大特點。奇瑞的EEA電子電氣架構則發展到了第五代,EEA 5.0的技術亮點是計算中心+區域控制器。至于預研的EEA 6.0則是中央計算機機構。
鯤鵬動力集成了混動、電動、氫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包含混動發動機、混動變速器、電驅動、電池、氫能等多個方面。其中,第五代混動專用發動機的最大有效熱效率>44%;電池組支持700公里以上續航,且預計到2025年將支持1000公里以上續航,采用大圓柱新型電芯,且底盤電池一體化高度集成。氫能方面,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最大有效電能轉化效率>60%。
雄獅科技包含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部分。其中,智能座艙升級至第五代,雄獅智云5.0顏值較高,搭載24.6英寸曲面或三聯屏,具有1500高對比度、超高分辨率、95%+廣色域、1000+cd/m2高亮度、工藝品級顯示屏等特點。智能駕駛則采用Chery Pilot 3.0平臺,AI算力可達1000+TOPS、最高可接入48個傳感器。
銀河生態則采用1+3+N的模式,即汽車+智云平臺、智慧數據、智能升級+生態伙伴,通過科技手段和生態布局,全面提升智能出行體驗。
為達成上述目標,未來5年,奇瑞計劃研發投資超1000億元,培養研發人才超2萬人,其中50%以上是軟件人才,并建立300個瑤光實驗室,支持交叉科學和跨界技術研究。此外,奇瑞還將同步布局包括蕪湖、上海、北美、南美、歐洲、中亞六大研發中心,全球一體化管理,全力支持“瑤光2025”戰略的實現。
“黑科技”+概念車集體亮相
“瑤光2025 奇瑞科技DAY”是一場當之無愧的科技盛宴,不僅是對前瞻科技的展望與規劃,也是對現行技術的一次系統展示。在大會現場,奇瑞專門設立了“新能源”、“黑科技”等展區,全新智能混動架構、多功能滑板平臺、智能飛行座艙、EEA5.0等諸多新能源和智能科技領域的創新技術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智能飛行座艙內部采用了可變軸距環抱式兩座星云座艙布局,座艙軸距可變,還采用超大OLED屏幕技術,可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智能化駕控體驗。
車型方面,大會現場不僅擺放了風云、QQ、A3等經典車型,還有艾瑞澤8、瑞虎7PLUS新能源、星途M38T等全新車型。與此同時,一款“黑科技”結晶、承載著未來美好生活愿景的GENE(基因)概念車也與公眾見面。它是奇瑞對于未來汽車的一次大膽探索,在設計、體驗、生態等多個維度展示了中國自主品牌的原創設計力,具有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和滿滿的未來科技感。
技術是奇瑞的行業立足之本。在此次大會上,汽車節能環保國家工程中心正式宣告成立,尹同躍和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為中心揭牌。根據規劃,該中心將充分發揮平臺資源整合優勢,以前瞻性技術研發為核心,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卡脖子”技術和“雙碳”目標展開深度研究,推動行業核心技術破題攻關,打造行業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智庫。同時,該中心還將與瑤光實驗室深度融合。
技術積累和大手筆投入,將成為奇瑞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轉型,并在行業新時代浪潮中搶占發展“智高點”的“源動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9-19 15:3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9-19 15:3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