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港”“一港通”改革試點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近九成城市-世界頭條
(資料圖)
中國海關總署廣東分署22日介紹,“鹽田——中山”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線路近日正式開通。截至目前,“組合港”“一港通”改革試點已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近90%的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更加高效聯動。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表示,聚焦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海關大力推進大灣區港口群全方位互聯互通。改革以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鹽田港等航線資源豐富的國際大港為樞紐港,以貨源充足的珠江各內河碼頭為支線港,將兩者組合成為一個整體,樞紐港和支線港視為同一大港口,將港口間接駁視作港區間內部調撥,支線港得以共享樞紐港作為國際大港的資源,形成“兩港如一港”“一港多區”的港口群格局。
改革解決了樞紐港口后方陸域面積較小、港區集裝箱堆存區域緊缺、國際航行班輪受吃水等因素制約無法駛入珠江內河港口裝卸等問題,有效便利了相關貨物在港口群間的轉運,為企業帶來了扎扎實實的紅利。
據企業反映,“一港通”“組合港”模式通關流程精簡,整體物流成本顯著降低。貨物在各碼頭間直接通過水路調撥,全程只需要“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可實現24小時運輸不停歇,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近7000萬元人民幣的報關與用箱成本,貨物的平均堆存期可由改革前的5-7天縮短至2天以內。
據悉,改革吸引了更多的珠江內河港口貨物通過南沙、蛇口和鹽田等樞紐港口進出,有利于相關港口增加國際班輪航線,提高了樞紐港和支線港的吞吐量。據統計,自“組合港”“一港通”改革試點啟動以來,截至2022年年底,已累計開通航線42條,共有約34.2萬標箱的貨物通過該模式運輸。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3-23 08: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3-23 08: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