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看:“智能門鎖”助力“水中撈油”
(相關資料圖)
4月26日,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學研究室堵水調剖組組長時光帶領團隊成員,在實驗室圍繞門式油水滲流動態調控劑的合成參數進行優化,進一步提高了合成工藝穩定性。
門式油水滲流動態調控劑的創意團隊是由時光博士引領的一支平均年齡31歲、交叉融合“地質—開發—化學—計算機”多學科的青年隊伍。時光團隊孵化于我國第一個從事采油工藝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的綜合性科研院所——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堅持“三敢三嚴”治學態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致力于解決油田化學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隨著油田長期開發,我國主力老油田陸續邁入特高含水階段。儲層內大孔道發育,高度零散的剩余油難以有效動用,注采系統能耗居高不下。面對這些油田開發的難題,如何實現“水中撈油”是有效動用剩余儲量的關鍵。目前,常規的無效循環治理技術仍然面臨兩大挑戰:封堵強度高,堵水也堵油,剩余油難以驅動;封堵強度弱,對水竄通道無法控制。
圍繞這個技術難題,時光團隊在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各級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導師企業技術專家趙昌明的引路啟發下,在無數次的討論與實驗中,最終頭腦風暴、跨界融合,首次創新提出了門式油水滲流動態調控劑的創意。
時光團隊受到生活中智能門鎖的啟發,如果研發一種在水中“自動關門”、油中“自動開門”的藥劑,則可以實現對油水的智能調控,從而助力對剩余油的精準挖潛。時光團隊借鑒了超分子化學理論,利用小分子主鏈作為藥劑的骨架結構,長鏈脂肪基團與包覆基團組成“智能門鎖”結構,兩者可逆的交聯作用賦予藥劑在油和水中不同的形態結構。同時,以合成工藝穩定性為目標,建立了自主合成路線,最終在實驗室初步合成了目標小樣,藥劑具有明顯的堵水透油作用。
面向未來,時光團隊會針對不同儲層條件,將創意藥劑進行性能升級,提高藥劑的適應能力,同時進一步推動由室內小實驗到工業化生產的進程,加快進入試驗應用階段,為無效循環綜合治理提供解決方案,助力高含水油田的高效開發。(記者 張云普 通訊員 劉冬鑫)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4-27 10:0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4-27 10:0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