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av电影,亚洲天堂手机,亚洲一区欧美,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仍較少 多樣化回收網絡初步形成

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909萬輛,隨之而來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配量也逐年攀升。

動力電池經長期使用后容量會逐步衰減,一旦衰減至難以滿足車輛的復雜工況使用需求時就應當退役。動力電池退役后可回收進行綜合利用,經過檢測分選,余能較高的退役電池可拆分、重組后,梯次利用于通信基站備電等場景;不具備梯次利用價值的,可通過以濕法冶金為主的再生利用工藝提取有價金屬等原材料。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量仍較少

據行業早期預測,自新能源汽車開始推廣應用至2020年底,期間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可達20萬噸。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年來的新冠疫情影響,用戶出行有所減少,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維修、損耗相對下降;同時,存在部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雖然容量明顯衰減,但是因為用戶要求而在繼續使用等情況。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動力電池的退役時間有所延遲,當前實際退役量明顯低于行業預期。目前,真正進入退役階段的動力電池主要來源于早期投入市場的電動公交、出租車、租賃汽車、環衛專用車等集團用戶運營車輛,數量有限。事實上,回收市場上仍以消費類電子產品和電動工具的報廢電池,以及電池廢料為主。

多樣化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初步形成

2018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在17個地區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培育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骨干企業,加快建設回收利用體系。

在回收網絡建設上,以汽車生產企業為主體,基于現有售后服務渠道部署回收網絡是主要方式。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公開數據來看,已有170余家汽車生產企業在全國31個省市326個地級行政區設立了1萬余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以格林美、中遠海運等為代表的再生資源利用、倉儲物流企業也積極參與網點建設,推動形成了“重點區域集中貯存+周邊地區網狀收集”的回收網絡格局。

在實體回收網絡快速發展的同時,以互聯網臺為支撐的新型回收模式也逐步涌現。

一些代表行業機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了鋰匯通、電池云等行業服務臺,提供廢舊動力電池線上交易、信息追溯、線下快速檢測與安全維護、倉儲代管以及物流優化等服務,與線下實體回收網絡融合發展,形成多元化回收網絡,進一步提升了回收效率。如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旗下的鋰匯通臺,已服務企業客戶350余家,回收廢舊動力電池和電池廢料超2000噸。

在當前廢舊動力電池數量少、分布地域廣、批次不穩定等多種復雜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多元化回收渠道對于促進電池的回收和集中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體系日漸完善

年來,隨著電池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廢舊動力電池價格也“水漲船高”,已成為回收市場的“香餑餑”。受到較好的市場前景影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第三方機構紛紛參與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企業數量持續增長。

為規范綜合利用行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在企業自愿申報基礎上,遴選發布了三批共計45家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

據業內人士反映,目前比亞迪、北汽、上汽、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代表電池、汽車生產企業,以及深圳、揚州、合肥等公交集團,在招標時明確要求競買方為《規范條件》公告名單內企業。吉利汽車、天能新能源等主要企業也自發成立了行業自律聯盟,推動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向列入《規范條件》公告名單的企業集聚。

需要注意的是,《規范條件》公告名單不是行業準入門檻,除已列入《規范條件》公告名單的企業外,全國還有數十家企業在開展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業務,這些企業與列入《規范條件》公告名單的企業共同構成了初具規模的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在從終端處置環節保證了絕大部分廢舊動力電池都得到了有效回收利用。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將進一步完善

年來,政府主管部門針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持續加強頂層規劃。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將建成較為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再次提出要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十三五”時期,各方協同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工作基礎,在新形勢、新情況下,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在繼續抓好現有各項政策規劃落實的同時,結合行業發展趨勢,重點關注三方面工作:一是研究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法律層級,加強制度約束力度,落實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支持政策;二是加強多部門工作協同和央地上下聯動,強化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等手段的支撐作用,層層壓實相關主體責任;三是加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要的宣傳,強化公眾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相信隨著政策體系的日漸完善和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逐步成熟,“十四五”時期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將邁上新臺階。

(作者馮屹系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動力電池 回收網絡 汽車生產

來源:中國汽車報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永福县| 泰顺县| 开封县| 虹口区| 年辖:市辖区| 苍南县| 探索| 兴海县| 景德镇市| 纳雍县| 吕梁市| 泰州市| 留坝县| 大足县| 化隆| 保定市| 大理市| 沈丘县| 边坝县| 兴业县| 色达县| 紫云| 兰州市| 敖汉旗| 临漳县| 台安县| 道孚县| 渭源县| 临泉县| 塘沽区| 前郭尔| 舒城县| 兴化市| 河北省| 盘山县| 天等县| 综艺| 黔西县| 浦江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