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炳鋒:全力打造產業鏈新生態 實現汽車強國建設新跨越!
6月28日,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的主論壇圍繞中國汽車產業新生態問題展開討論,融合創新、綠色發展無疑是產業新生態發展的關鍵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汽車工業形成了龐大并較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支撐了中國作為汽車大國的發展,成為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吸引就業和經濟穩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近些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國際局勢演變等因素干擾,汽車供應鏈屢受沖擊,龐大的制造體系也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應鏈安全問題因此成為經濟穩定、健康運行的重要威脅。同時,進入電動化、智能化全新發展階段,更需要加強核心技術的創新和對關鍵資源的掌控,努力破解供應鏈卡點、斷點和堵點。“這就要求我們全行業匯聚各方創新力量,發揮產業鏈的強大帶動作用,加強合作,跨界融合,加快構建供應鏈新格局,全力打造產業鏈新生態,實現汽車強國建設新跨越。”付炳鋒表示,本屆供應鏈大會就是要探討中國汽車產業鏈新生態的發展,希望能為中國汽車產業鏈的生態發展提供更多智慧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汽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國際化程度高,某個地區的相關企業出現供給不足甚至暫時停產,都會對產業鏈安全穩定帶來較大挑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當前形勢下,要堅持“供需兩側發力”思路,錨定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大勢,兼顧效率與安全,不斷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推動新型產業生態構建,努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二是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三是構建智能化新型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也強調,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下,汽車這一單純的交通工具正在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空間和數字空間轉變。這使得汽車和電子這兩個行業的聯系更緊密,溝通更密切。電子信息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支柱產業,發展迅速。供應鏈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其中的支點就是汽車芯片。因為歷史性周期性的市場需求變化、全球范圍的集成電路供應緊張、國際國內的區域性疫情擾動等原因,近兩年來,保持芯片的穩定供應一直是汽車供應鏈企業的關注焦點。要建立持續穩定的汽車芯片供應鏈,需要汽車行業進一步關心和支持芯片企業創新,加強多元化供應鏈建設,為提升汽車芯片技術能力提供強大應用牽引力;集成電路企業要搶抓機遇,選擇汽車產業需求最迫切、技術基礎較好的產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關注汽車企業的上車應用反饋,積累數據,加強適配改進;還需要研究機構、行業協會、聯盟、高校等充分發揮公共服務作用,加強產業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發,培育跨行業的復合型人才,促進產業鏈協同。
東風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強調,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輕量化發展的新趨勢下,汽車供應鏈生態正在由傳統的鏈式關系,向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演變,汽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新形勢下,我們要以市場為導向,整車為牽引,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堅持共生共構、共同進化,補齊弱項短板,夯實產業基礎,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滿足消費者美好的汽車生活。”竺延風強調,產業鏈生態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有賴于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全面進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提出,要構建基于動力電池多場景復合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新生態,通過多場景共攤動力電池成本,提高動力電池的充換電頻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動力電池使用價值,進而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普及應用。數據新生態則是要構建汽車產業的交互型生態,圍繞企業數據中心,深度挖掘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新型數據來源,避免產業在自動駕駛領域被數據資源卡脖子,支撐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形成生態優勢。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單記章強調,半導體芯片是全球產業,因為芯片的投入非常巨大,要賣到全世界,盡量分攤研發成本到每一片的芯片上。所以,雖然全球化、本地化、地域化都非常重要,芯片仍需多地布局,不能僅本地化,而是要擴展到全球。對于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汽車新生態,單記章認為這將是一個更大的市場:“蘋果最成功的不只是手機,而是應用市場生態,在手機的基礎上開發各種應用,進而交易,這是非常成功的。我相信,車應該有一個更大的生態。汽車可以產生更多數據,依靠數據創新驅動,發揮智能汽車的聰明才智、開發新的算法和應用,在這個生態上交易。以現在的智能汽車數據為例,我們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讓車輛數據交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6-29 16:1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6-29 16:1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